7.12.08

我的練習記錄 (20 of 24)

天才白痴線

天才白痴線?其實係講緊跑步時既「最高均速」.

摘自宇宙長跑會網頁

不少參賽者在開賽時見人一窩蜂地衝衝衝,於是也跟衝;有人則選擇留前鬥後,在尾段才狂發力逢人過人,但「添哥」認為兩者皆不對﹕「除了一些高手,跑手其實不是跟人鬥,絕大多數是跑時間,若能跑到2小時30(分鐘)都發達啦。時間擺在這裏,如何跑到,就要看能否跑到最高均速。基比沙拉斯上個月破世界紀錄時(2小時3分59秒),後半程只快前半程11秒,他這樣的高手也是跑均速;不跑均速,莫非你是高高手?」他補充,平時練習時要找到自己的最高均速,然後比賽就用那速度跑﹕「我叫那條線做『天才白癡線』,一過了就變成白癡,但若控制得住,便可以跑到最好的成績,很科學。」

一直以來,不斷練習,增加練習距離,除咗希望時間上提升,另外最重要既就係摸索到自己「最高均速」.

有數據既好處係,可以為既練習做分析及搵出整個過程既趨勢,然後喺往後既練習時特別注意.

按照目前既數據及進度,除咗首一至兩公里身體需要一啲時間適應及調校步伐外,之後均速提升至五分鐘或五分鐘十秒左右(平路計算)應該唔係問題.

目前肥龍既情況係,一面摸索「最高均速」既同時,一面提升現有既「最高均速」.



四場比賽

由舊年開始,因為目標想喺兩小時內完成渣打半馬,所以喺渣打半馬之前既幾個月,除咗平時既練習,額外都會儘量參加一啲比賽作為備賽之用(約一個月一個比賽),做到以戰養戰之效.

但可能舊年練習量唔足夠兼所參加既比賽大都以十公里或以下為主,與半馬距離上有幾明顯既差別,結果到正式半馬跑到最後三公里時,竟然出現腳軟情況.最後雖然可以完成,不過兩小時內完成既目標就落空.

賽後檢討得出既結論係:練習量唔足夠,腳部肌肉耐力唔足夠.

今年對症下藥,加上報咗名跑東京馬拉松(個人首個馬拉松),所以一直認真加把勁去練習,為個人最佳時間努力.

而經過一段時間既練習及比賽,未來幾個月,終於到咗四場重點既比賽.

21.12.2008 香港15公里挑戰賽 2008
04.01.2009 美津濃香港半馬拉松錦標賽
08.02.2009 渣打馬拉松(半馬拉松)
22.03.2009 東京馬拉松


2 則留言:

數奇門 說...

有一期..成日踏上跑步機

聞說古代的日本僧侶會經常長跑(每日跑7-8小時..跑足幾年)因為相傳僧人能夠從長跑裡修練到渾空的境界, 達到忘我意識.

英倫肥龍 說...

....咁勁?!

不過一個人跑時,清清靜靜,聽住自己既呼吸聲,腳步聲,都好正!